万字长文|ReadON迅速爆火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ReadON老猫
25 min readJun 17, 2023

--

2023年5月14日,在ReadON独立开发的数据看板上,赫然显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20万人!这标志着在ReadON APP应用里,有超过20万个SBT(灵魂代币)被铸造了出来。

这是从去年11月份开启公测以来,特别是今年3月份开始的Points积分兑换盲盒,碎片合成NFT之后,注册用户开启的一路狂飙,实现的指数性爆炸式增涨。其增涨速度之快,普及范围之广,用户黏性之高,是包括项目方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始料未及的。

也是在同一天,ReadON官方Twitter关注总人数(粉丝),也恰好突破了10万大关!这是自ReadON官推去年2月份建立以来,在短短一年零三个月时间里,苦心经营结出的累累硕果,也是当前许多Web3项目惊羡却难企及的高度。同时,它也从侧面反映了全球用户、合作方和支持者,对于ReadON项目给予的高度肯定,和寄予的深情厚望。

值得一提的是,ReadON目前还只是产品公测阶段,项目方既没有正式上线NFT,也没有对外公开发售他们的Token,并且市场还处于熊市。也就是说,截至到现在为止,这个项目还没有开始打金,不具有任何的赚钱效应。试想一下,假如哪天打金一旦启动,市场又处在蠢蠢欲动的牛市上升阶段,恐怕APP注册用户和推特粉丝数量,起码都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零。

注册用户20万人!推特粉丝10万人! — — 这是多么令人惊羡和激动人心的数字啊!

毫不夸张的说,ReadON是我参与过的所有GameiFi项目里,推特粉丝和注册用户短时间内增涨最猛的一个,没有之一,至少目前还没有出其右者。回想一年之前,它还只是一个顶着趣头条和字节跳动光环的“白面书生”,在群雄四起铁马战车的GameiFi时代,被一众玩家称作“眼镜NFT”的读赚类游戏。可是,谁又能想到,在白驹过隙电光火石的Web3,它却几乎在一夜之间,从乱军丛中猥琐发育脱胎换骨,长成到如今这个羽翼惭丰特别能打,肩扛华人之光的“热血英雄”。

作为一个从产品内测开始,一直默默陪伴项目走到今天的早期用户,我非常有幸的参与了ReadON一路走来的刀剑风霜,片段点滴,也亲眼见证了它志存高远,荜路蓝蒌,从一粒默默无闻的Web3种子,一路开疆拓土披波斩浪,长成如今根深叶茂的生态大树。可以说,对于ReadON这个项目,我跟很多早期用户一样,都是投入了真感情的,还是有一些发言权。

现在来看,如果硬要对这个剑走偏锋的“标本”,作一个全面立体深入的解剖的话,我想,ReadON之所以能够做到厚积薄发,取得这样一鸣惊人傲视群雄的成绩,不外乎同时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三个关键要素。具体概括起来,就是解决了痛点、选对了赛道、牛逼的团队、宝藏级产品和有温度的社区

得天时:

Web2“信息茧房”桎梏

一、打破传统信息枷锁,顺应民心敢为天下先

凯文·凯利曾经说过:每年我们生产出800万首新歌,200万本新书,1.6万部新电影,300亿个博客帖子,1820亿条推特信息,4万件新产品。即使只是对过去24小时里被发明或创造出的新事物进行概览,也会花费我们一年以上的时间。今天,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无需花费太多力气,就能轻松召唤出包容万物的信息。

因此,谁能高效的处理信息,谁就能受到用户的亲睐。正是在这种社会变革的引领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算法推荐技术,就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这种个性化推荐,从社交网站上推荐的大V,到电商平台上推荐的商品,再到其它眼花缭乱的种种……可以说,已经成了今天互联网产品的标配。所谓的“机器比你更懂你”,并不是一句假话,而且谁也没想到,它会来得如此无孔不入,如此生猛顽劣。

尤其这种算法推荐,运用到资讯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和危害,其中最大的困扰是对“信息茧房”的担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根据机器推荐所消费的信息,就像蚕吐出来的丝一样,细细密密地将自己包裹了起来。渐渐地,你会发现,外界就跟自己无关了,它所指向的,似乎只有坐井观天、固步自封、作茧自缚等负面意义。

更有甚者,今天所有的Web2平台商家,几乎无一不例外的,都在利用它们手中掌握的大量数据,来对蒙有鼓里同时又毫无招架之力的用户,进行疯狂的围剿和肆意的欺压,从而为自己牟取暴利,让这项技术成为他们商业帝国嗜血的工具。用《资本论》里的一句话,“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来形容,似乎一点都不为过。

总之,“天下苦秦久矣!”Web2正在呼唤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特别是打破这种“信息茧房”的桎梏,刻不容缓!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无一不是在劳苦大众苦大仇深之后,才被迫揭竿而起;细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又有哪一个不是因为生产力严重落后,而被更为先进的技术所干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Web2也不例外!

正是在这个山雨欲来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肩负着打破Web2“信息茧房”的历史使命,将“去中心化”写入自己基因的杀手级应用 — — ReadON,挺身而出勇敢的站了出来,在内容社交领域,率先撕开了一道口子,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通过一系列的区块链技术,将内容筛选交给社区治理,并结合GameFi奖励机制,重新定义了优质内容的分发。

光凭这一点,就一针见血的戳中了Web2的痛点和软肋,解决了在传统内容社交领域,一直困扰和被人诟病的“信息茧房”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说,ReadON顺应了时代大势,占尽了天时。

关于Web2积重难返的沉疴痼疾 — — “信息茧房”,我在之前的这篇《ReadON革命:一切为“破茧”而生》文章中,有过详细的讲解,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

https://mirror.xyz/0xdecd8d94d112887B1E00525921619f213Ea79927/1Hfj_0WBZffOdVFU_GVPYFuc-XehRQjgQG_IDyq5an0

占地利:

Web3时代大潮奔涌

二、抢滩Social内容赛道,细分蓝海大有可为

一直以来,Social社交领域都因其替换成本极高的关系链,和赢者通吃的特性,被誉为是互联网皇冠上的明珠。特别是近几年,有价值的公司都在纷纷朝社交化方向发展,社交带来的流量和留存,以及拥有的用户黏性,是其它任何领域都无法替代的。正所谓,“得社交者,得天下”,这话一点都不为过。

别的不说,就拿马斯克去年以440亿美元的天价,完成对社交媒体巨头Twitter的收购,决心进军Web3,就证明了这个领域到底有多诱人。马斯克曾经在推特上表示过多次,想把推特往Web3方向发展,并将Web3社交概念推向台前。他希望推特变成一个言论自由的公共平台,这需要依靠更多的区块链技术,以及去中心化的理念才能实现。

我们知道,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协议与应用,解构了过去的社交应用。过去用来装载用户数据的应用陶罐,被打碎成细小的模块,这些模块重新由统一的账户系统串联,便成为新的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生态。那么,这种基于加密技术的Web3社交应用,为什么能从一片红海的Web2脱颖而出,杀出一条血路?它今后的路又该怎么走,以及这个赛道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千亿级的独角兽公司?

想要搞明白这个问题,我想应该先从内容创作者说起。

Web1.0赋予我们“线上阅读”的权利,但它只是阅读而无法互动。Web2.0 赋予我们的不单是“阅读”,还有“撰写”的权利。正是由于这样的突破,使得大量内容创作者的才华得以展现,并且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影响力。时至今日,Web2.0已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问题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由于Web2.0过于中心化,使得Facebook、Google、Twitter等互联网商业平台,抽走了创作者大量的内容红利,它们经过再分配后,最终只将少部分利润分配给了内容创作者。作为内容创作者,他们只能忍气吞声,任由宰割,被迫接受这些巨头构建的游戏规则,以及利润分配。于是,这种生产关系就出现了裂痕,争得内容所有权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加上算法推送和广告侵袭,Web3.0的概念就此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好了,在了解完Web1.0时代的尴尬和Web2.0时代的过度中心化,以及内容创作者惨遭盘剥却无力抗争后,作为Web3.0时代的Social赛道,更加细分的内容领域,其革命性意义和重要程度,我想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吧。

实际上,ReadON的诞生,正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风云突变的时代窗口,在这股千呼万唤的革命声浪,和摧枯拉朽的技术大潮里,成为异军突起的猛士。

作为Web3.0内容社交领域的排头兵,ReadON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Web2.0长期存在死板、僵化和桎梏,利用更为先进的去中心化技术,构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从而让更多内容创作者,真正掌握他们的内容所有权,并且获得更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与此同时,也让更多的内容消费者,打破信息枷锁和藩篱,及时获取更有价值的内容,探索一个真实的世界。

当然,在今天整个Web3领域,做内容社交的项目远不只ReadON一个,甚至比ReadON做得更为出色的也有大把。比如最早的“币乎”,写文章即挖矿,后来因为政策导向原因被迫关停,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先烈。再比如最近这两年,突然杀出来的Mirror、Paragraph、Phaver等内容社交产品,也都各具特点,各有千秋,在市场上都有大量拥趸。尤其是Mirror,对内容创作者十分友好,作者不仅可以在平台自由发文、众筹、铸造NFT,还能百分之百掌握内容的所有权,已经成为Web3的流量入口,Social赛道的扛大旗者。

不过,这些平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单纯的内容创作平台,ReadON虽然与它们同为内容领域,但它做的却是内容的聚合与分发

换句话说,如果将Mirror、Paragraph、Phaver等平台比作一个个“战机”的话,ReadON就相当于是搭载它们的巨型“航母”,将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一网打尽。因为它能借助爬块技术,轻松将这些平台的优质内容整合到ReadON,而且还不光是这些,后面它还会利用水印插件技术,把Twitter、Midume、BlockBeats等Web2领域的优质内容,迁移策展到上面,并且不限于文章和博客,还包括视频及最新资讯。

这样,既免除了内容创作者迁移的门槛,也省去了内容消费者在一众APP里切换的烦恼,未来很有可能在内容赛道跑出来,成为Web3人手一份的流量应用。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刚需市场!可以说,ReadON的布局十分及时,卡位也非常精准,它填补了整个Web3内容领域的市场空白。正如创始人Neo所说,Social领域是一个天花板极高的赛道,未来会有很多机会。

当然,今天ReadON能够在Web3如鱼得水,在Social领域风生水起,实现产品上的一次次突破和迭代,获得一批又一批铁粉的追随和拥护,我认为离不开当下空前自由的Web3环境,各类层出不穷的生态技术纷纷落地应用,以及来自各个社区的支持与协助。

首先说环境,当前的政策环境比两年前明显要开放许多,也包容许多,甚至再也不是过去的犹抱琵琶半摭面,一纸红头文件就喊停的年代。别的不说,就拿前不久在香港举办的Web3区块链大会,各路链圈币圈矿圈的英豪齐聚香江,风云激荡大放异彩,堪称香港史上规模最大的虚拟资产盛会,其背后折射出的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中国大陆对Web3的接纳和支持,对区块链加密世界的拥抱。这对于一个Web3的初创公司,对于Social领域的一个应用,乃至对于整个内容行业和生态,都将是阳光普照的事情。

再来说技术,如今的区块链技术,就像币圈的那句流行语“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犹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远不是2018年前后,那个猥琐发育昙花一现的年代可比的。

就拿ReadON来说,各种生态技术信手拈来,几乎让它武装到了牙齿,而且一个比一个先进,一个比一个质优价廉,这也是它不断迅速迭代的秘密武器。比如,MPC钱包帮它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CyberConnect协议让它增强了内容和创作者的推荐算法,Arbitrum很好的解决了gas和网络拥堵的问题,MAP协议(MAPO)提供给用户友好的跨链基础设施和Web2兼容的信息服务……甚至包括当下很火的ChatGPT,都被用在了文章摘要上。

最后说一下社区,这个可以说是今天Web3创业公司一个独特的“合作伙伴”,也是推动整个生态繁荣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不论是Twitter上的任务互动,还是Discord里的交流反馈,或是每次的AMA,社区成员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意见和反馈,倒逼和鞭策着ReadON日夜兼程,同时也激励和鼓舞着ReadON砥砺前行。

可以说,今天ReadON的茁壮成长,社区的力量功不可没,无论是在产品体验上面,亦或是用户的增长和扩张。而这一切,在传统Web2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见到的。

我们说,一粒种子要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长一棵参天大树,离不开阳光空气雨露和好的土壤。ReadON自然也不例外,同样遵循着这个生存法则,布局 Web3,扎根Social内容领域,相当于在一个土壤肥沃的地界,播撒种子开疆拓土,加上开放包容的大环境,繁荣的技术生态,强大的社区力量,可以说恰逢其时,地利条件得天独厚。

聚人和:

志存高远野心勃勃

三、技术大牛掌舵团队,务实低调厚积薄发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辆好车发动机和方向盘至关重要,同样,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和产品,如果想要立得住、行得稳,并且最终能够跑出来,离不开一个想做事,且能做事的团队,准确一点说,是跟这个团队的创始人密切相关。

从这一点上来说,ReadON的三个创始合伙人,如果单独拎出来,个个都是来头不小,顶着各种Title和光环,并且又都在互联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身经百战特别能打的。

先来说创始人兼CEO — — Neo,其本人是一个在科技行业或互联网领域从业多年的老兵,并且是一个从2012年开始,就接触加密货币的老炮儿。很早之前,他就在Web2一家拥有 3000 万日活跃用户的Play to Earn的项目里,担任产品总监,这个项目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趣头条”。同时,Neo还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在创办ReadON之前,他还创立了一家游戏和应用程序公司,该公司的DAU超过50万,2020年收入为1000万美元。

另一个联合创始人兼CTO — Troy,以及合伙人兼OD — Mike,均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到底有多厉害,我想这里就不用再解释了吧。

其中,Troy曾担纲过全球知名的跨国互联网公司 — — 字节跳动的高级技术经理,更是知名的社交应用Pintere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PINS)的高级技术主管,在互联网技术方面,有着非常扎实的功底和比较高的造诣。

而Mike先前是谷歌软件工程师,创业经历也颇为丰富,他曾是新闻应用Buzzbreak News创始人,Bear游戏公会创始人,同时还是一位非常资深的Defi玩家。值得一提的是,Buzzbreak News在东南亚拥有1000万日活用户,Bear游戏公会坐拥10万的加密用户,成绩相当了得。

资本是逐利的,投资就是投人!如此牛逼的创始团队,如此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自然免不了被一众慧眼认珠的天使投资机构所盯上,成为他们手里的王牌。

其实早在去年8月,ReadON就已经率先完成了2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其中由SevenX Ventures 领投,参投方包括 HashKey Capital、Foresight Ventures、Sky9 Capital、ArkStream Capital、Puzzle Ventures、CyberConnect、M23 Fund、Smrti Lab,远识资本担任融资合作伙伴,阵容不可谓不强大。至于后面的融资,因为时机问题项目方目前还没有披露,估计少不了巨鲸大鳄。

当然,投资人用钱支持ReadON,站的角度跟普通用户自然不一样,他们有他们专业的评判体系,他们有他们毒辣老练的方式招法。作为一个从ReadON内测开始,就一直默默跟随它走到现在老OG,可以说它的每一场AMA,我都认真仔细的听过,每一次举办的线上活动,无论大小我也都从没有落下,甚至因为产品体验上的反馈,以及一些问询和建议,我还和几个创始人在线上,有过一对一的亲密接触。

总结下来,这几个创始人给我的印象是:务实、低调、平易近人,整个团队朝气蓬勃、团结高效,在整个行业,算是很难得的踏实做事的团队。

此外,在整个Web3行业,创始人敢于实名露脸的项目并不多见,ReadON算是其中一个。从这一点上来看,ReadON一开始就是抱着很大愿景的,也的确是想在Web3做出一点事情,整出一些名堂的,而这些从项目正式上马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迟迟不发币,也迟迟不售卖NFT,就能看出它的锋芒和野心。

其实这一切,都是跟创始人的性格、能力、履历、态度、视野、格局连在一起的,这也塑造了整个ReadON团队的基因和灵魂,决定了ReadON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正所谓:“态度决定高度,格局决定结局。

社交领域华人之光

四、内容聚合激励创作,阅读赚钱宝藏产品

ReadON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内容聚合平台。旨在整合Web3优质博客、文章、视频等内容,通过社区对内容的筛选和治理,引入GameFi阅读奖励机制,重塑用户的阅读行为,打造Web3领域的“今日头条”。

它解决了中心化内容平台垄断创作者作品和消费用户对数据的所有权,控制信息发布规则和用户认知,获取超额利润的问题,从而破除了“信息茧房”的桎梏,让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得到更加公平合理利益分配。

项目自启动以来,深受用户青睐和追捧,特别是攒积分开盲盒的公测开启以后,各大社区活跃异常,每天的用户增长呈指数级飙升。

截至目前,ReadON APP注册的SBT已突破20万,并且还在一路狂飙突进,大有当初StepN显露锋芒时的热爆劲头。各个语种和国家的社区,也相继在全面铺开,目前除中国以外,还有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等,其中日本社区开拓最猛,注册用户几乎占到半壁江山。

这里顺带提一下,今年3月份,在CyberConnect与BNB Chain合办的Web3社交黑客松大赛上,ReadON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拉满的用户支持,从57个竞争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跻身三甲摘得探花。此外,今年4月份,在由Foresight Ventures与Foresight News联合主办的年度峰会上,ReadON作为“华人之光”的项目代表,还列席了《华人之光 — — 世界瞩目的华人Web3项目》圆桌论坛。

那么,ReadON是如何做到既被行业“叫好”,同时又被用户普遍“叫座”的呢?作为一个忠实的拥趸,ReadON如今可以说已经成为我生活的日常,如果站在一个用户的角度,去对它做一个审视和概括的话,我想它的确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亮点,和值得说道的地方。

首先说一下SBT,这个SBT在ReadON APP里叫Archive,你可以将它理解成一个灵魂档案,它记录了用户在APP里的个人信息和一切阅读数据,包括APP涉及到的不同话题的经验值和声誉。

它的最大好处,除了保护资历较深的老用户,免于NFT持仓大户在资金量级上的碾压外,还会成为日后用户参与内容治理的依据。也就是说,不同的经验值等级,未来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内容治理权利,这也是筛选优质内容,消除信息孤岛的秘密武器。

再来讲一下内容聚合,ReadON在做的所有产品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基础的内容协议,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兼容了Web2的内容,目的是让更多人快速进入Web3。打开ReadON APP,你会发现在话题中心,分门别类的呈现了许多热门板块,各个板块的文章也都是林林总总,通过算法筛选和推荐上来的。

这些内容,大都来源于Twitter、Mirror、Medium、BlockBeats、YouTube等全球主流媒体和创作者平台,几乎覆盖了Web2和Web3全部的内容阵营,既包括博客、文章、新闻时讯,也涵盖了视频内容,既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也保证了内容的多样性。总之,有了这款APP在手,其它内容APP基本就不需要了。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后台抓取到的Twitter和文章中,不乏各个领域的大V和KOL,他们要么是DeFi的资深玩家,要么是NFT领域的巨鲸达人,要么是GameFi链游里的钻石捕手,经过他们一手炮制出来的研报教程,以及行情分析,很多拿过来就能直接实操落地,并且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有的反手就能撸到大毛,或者赚个几倍十几倍。但凡试过在上面赚到钱的,无不大呼过瘾,把它当成“撸毛宝典”,或者干脆叫撸毛APP

当然,目前让用户整天乐此不疲的在应用里,获取各种有价值的内容信息,撸到各类项目的大毛,除了产品本身具有足够的魅力以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动力来自积分开盲盒活动。由于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项目方为了打好一个长期产品的基础,同时又能让早期参与者享受到一定福利,就推出了任务攒积分活动。

确切的说,Points积分是为了在可控范围内优化经济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完成APP里阅读和其它任务,每天积攒Points积分,并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兑换盲盒,最终开出来的Catto碎片,可合成Mint项目的NFT。截至目前,一期盲盒兑换活动已于两月之前结束,链上合成的Catto NFT已达300多个,二期兑换活动正在加紧筹备当中,预计很快就将开启。

老实说,类似ReadON这样长时间供用户免费零撸的项目,在整个Web3凤毛麟角,打着灯笼都难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项目方是不差钱的,并且是懂市场,懂把握节奏的。正如创始人Neo所说:“时间越久,毛越大。

除开这些以外,还有接下来要上线的创作者激励计划。这个可以说是整个ReadON生态系统里,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大批创作者来说也是一种福音。

首先为了降低创作者的门槛,让他们把内容放到Web3,ReadON会开发一款基于加密技术的水印插件,从而使这些作者在Web2平台上的文章和视频,可以无缝策展和迁移过来,充实链上的内容生态。

其次是对这些创作者进行分润奖励,当作者的内容被ReadON分发之后,ReadON会在链上对分发的创作者进行记录,未来会相应奖励他们项目Tonken,或者是一些其它奖励。此外,后面还会开通阅读打赏、内容付费订阅等功能,以加强用户对创作者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满足创作者的预期收益。

Web3内容创作者的春天,很快就要在ReadON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在另外一端,ReadON还引入了一些GameiFi机制,来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符合Web3精神。因为有价值的内容,通常读起来都会有那么一点枯燥,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为此,ReadON设计了一只比较可爱的小猫Catto,你可以理解为,在阅读场景里,你养了一只电子宠物。它是一个NFT,每天会陪伴用户阅读,并且产出注意力代币,有很多游戏化的玩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读赚打金模式。

阅读不仅能学到知识,获得财富密码,还可以打金赚钱,妥妥的宝藏产品。

信仰坚定抱团取暖

五、温度社区传递能量,扑下身子直面用户

Web3的壮大发展,离不开社区的贡献与支持,这一点在ReadON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拿DC来说,自去年初建立Discord以来,ReadON各个语种的频道,一直都像家人一样充值着信仰,相互之间和睦友善、抱团取暖,很少有戾气和拆台的情况发生。MOD们尽职尽责无微不至,OG们积极活跃用爱发电,潜移默化之间,凝聚了一种信仰和共识,也形成了ReadON达观内敛的社区文化。从早期各种徽章争先恐后的获得,到现在攒积分开盲盒你追我赶的合成NFT,这种氛围一直都没有变过。

不光这样,社区还是非常有温度和讲情面的,尤其在帮助用户争得利益时,所展露出来的虔诚和良苦用心,无不让人为之动容。举个例子,前不久项目方在对早期支持的OG空投时,有一个OG因为邀请的用户不活跃,结果被机器判定为作弊,取消了他空投NFT的资格。

后来,这位OG几经开票反馈替自己辩解,希望能网开一面,但最终都被严苛的规定维持了“原判”。就在他几乎快要绝望时,社区MOD亲自出面帮他从中周旋,最将才将这个价值千金的空投,从项目方那里争取了过来,为此这位OG感激涕零。

把用户捧在手上,自己却卑微到了尘埃里,这便是社区MOD的集体写照。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社区氛围和文化,我认为除了跟ReadON团队内敛务实的做事风格有关外,还跟用户对ReadON长期形成的信仰和共识密不可分。ReadON这个项目从立项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这一年多里,整个团队都在耐心打磨产品,几乎没怎么发展用户,到现在NFT和Token都没上线,更不用说开启打金功能了。

可以说,能跟到现在的,绝对都是真爱,这一点毋庸置疑!而这背后折射出来的,一定是对团队无比的认可和信任,同时也包含了对产品的无限期待,不然是不会苦撑这么久时间的,毕竟Web3的机会俯首皆是。

当然,你以为这样就算完了吗?如果说,社区MOD排忧解难尽心尽力,是他们的职责所系,那么创始人敢于扑下身子,身先士卒的冲到一线亲自为用户贴心服务,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和境界呢?

你能想象一下,一个项目的创始人兼CEO,会在Discord跟用户一对一的解决问题吗?你又可曾见过,一个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兼CTO,长期蹲在微信群收集用户的反馈,跟用户打成一片?

可是这些,在ReadON居然就这样真实的存在着,并且司空见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又能想到,这是一个几乎被华语区所有一线VC都宠幸的潜力项目,这样的胸怀担当,这样的匠人精神,着实难能可贵,想不成功都难。

说实话,像这样的项目方,在Web3还是头一次见到。用MOD的话说,请珍惜现在老板在群里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吧,如果哪天项目上了纳斯达克,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写在后面:

创业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尤其在混沌初开大局未定的Web3,稍有不慎或拿捏不好火候,就很有可能落得折戟沉沙灰飞烟灭的下场。

幸运的是,ReadON欣逢盛世,搭上了Web3的这趟列车,既解决了互联网长期困扰的痛点,也选对了天花板极高的Social内容赛道,加上低调务实又特别能打的创始团队,聚合Web3优质内容且又能打金赚钱的宝藏级产品,以及有共识、有温度传递正能量的社区,可谓万事俱备,就差找一个合适的时机“点火”起飞了。

对于ReadON来说,SBT注册用户突破20万人,推特关注粉丝超过10万人,不过是其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作为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并且是长期的一个项目,夯实地基打好框架,忍辱负重爬坡过坎,会是ReadON今后征途的常态,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看好ReadON项目的用户来说,我想他们一定可以奉陪到底,守到风起云涌的那一刻。

“你能成功,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希望你成功。”

截至目前,ReadON的注册用户和推特关注粉丝,还在一路飙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产品的好坏更不会撒谎。这是全球用户和支持者,用脚投票的最佳证明方式,也是ReadON项目初露锋芒的一次胜利。

关注老猫:
Twitter:https://twitter.com/@readonlm
Medium:https://medium.com/@readonlm
YouTube:https://youtube.com/@readonlm
ReadON:ReadON老猫

ReadON注册:
https://readon.me/invite?invitation_code=UEN8AT
邀请码:UEN8AT

--

--

ReadON老猫
ReadON老猫

Written by ReadON老猫

Web3内容聚合\分发平台ReadON布道者。推特:@readonlm

No responses yet